万愤词投魏郎中

唐代  ·  李白

海水渤潏,人罹鲸鲵。

蓊胡沙而四塞,始滔天于燕齐。

何六龙之浩荡,迁白日于秦西。

九土星分,嗷嗷凄凄。

南冠君子,呼天而啼。

恋高堂而掩泣,泪血地而成泥。

狱户春而不草,独幽怨而沈迷。

兄九江兮弟三峡,悲羽化之难齐。

穆陵关北愁爱子,豫章天南隔老妻。

一门骨肉散百草,遇难不复相提携。

树榛拔桂,囚鸾宠鸡。

舜昔授禹,伯成耕犁。

德自此衰,吾将安栖。

好我者恤我,不好我者何忍临危而相挤。

子胥鸱夷,彭越醢醯。

自古豪烈,胡为此繄?

苍苍之天,高乎视低。

如其听卑,脱我牢狴。

傥辨美玉,君收白珪。

《万愤词投魏郎中》创作背景

根据诗中“狱户春而不草”等语可判断此诗亦为浔阳(今江西九江)狱中所作。裴斐《李白年谱简编》也认为这首诗写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作者被囚禁之时。

《万愤词投魏郎中》翻译

海水渤潏,人罹鲸鲵。
大海汹涌翻腾,百姓落难喂了长鲸。
蓊胡沙而四塞,始滔天于燕齐。
浓烟滚滚风沙弥漫四方,这滔天大祸起于燕齐之地。
何六龙之浩荡,迁白日于秦西。
皇帝的车驾多么浩荡,不得不离开长安向西而行。
九土星分,嗷嗷凄凄。
九州山河分崩离析,难民在战乱中惨惨呼号。
南冠君子,呼天而啼。
我好比南冠君子钟仪,在狱中呼天呼地。
恋高堂而掩泣,泪血地而成泥。
思念父母掩面而泣,血泪坠地化成稀泥。
狱户春而不草,独幽怨而沈迷。
春天虽到但狱门并不长草,我独自愁怨昏昏迷迷。
兄九江兮弟三峡,悲羽化之难齐。
兄长在九江啊贤弟在三峡,我不能生翅成仙去与他们相聚。
穆陵关北愁爱子,豫章天南隔老妻。
穆陵关北的孩子令人发愁,南昌之南的老伴又与我别离。
一门骨肉散百草,遇难不复相提携。
一门骨肉不得团圆,大难中不能互相救急。
树榛拔桂,囚鸾宠鸡。
拔出桂树栽上荆棘,关上鸾凤去宠爱山鸡。
舜昔授禹,伯成耕犁。
当年舜禅位于禹,伯成子高便回家去种地。
德自此衰,吾将安栖。
世风日哀,我该到何处栖息?
好我者恤我,不好我者何忍临危而相挤。
喜欢我的人对我十分体恤,不喜欢我的人为何忍心乘危相取?
子胥鸱夷,彭越醢醯。
伍子胥葬身于鸱夷,彭越被剁成了肉泥。
自古豪烈,胡为此繄?
自古以来的豪杰,这样做又何必?
苍苍之天,高乎视低。
悠悠苍天啊,您居高临下。
如其听卑,脱我牢狴。
要能听到我在下面的申诉,那就赶快把我解救出牢狱。
傥辨美玉,君收白珪。
如果能够识辨美玉,请你魏郎中将我白珠收月。

《万愤词投魏郎中》注释

1
罹:遭受,遭遇。鲸、鲵,都是海中的大鱼,比喻恶残不义之徒。这是指发动叛乱的安禄山叛军。
2
蓊:聚集。
3
燕齐:今河北、山东一带。
4
六龙:古代天子车驾为六马。马高八尺曰龙,故六龙指皇帝车驾。此指唐玄宗。
5
九土:九州之土。
6
星分:指山河破碎。
7
嗷嗷:本为雁哀鸣声,诗中喻百姓哀愁声。
8
南冠君子:春秋时楚人钟仪被晋国俘虏后仍戴着楚国的帽子。
9
高堂:指父母。高堂,喻朝廷也。
10
九江:郡名。唐称浔阳,隋称九江。治所在今江西九江。
11
羽化:长翅膀,指成仙。
12
穆陵:在今山东沂水县北。
13
豫章:郡名,唐时属江南西道,又谓之洪州,在浔阳郡之南。治所在今江西南昌。
14
鸱夷:皮袋子。
15
彭越:汉初大将。
16
醢醯:肉酱。
17
繄:语气助词。
18
牢狴:牢狱。
19
白珪:即白圭。

《万愤词投魏郎中》赏析

此诗写安史之乱中,自己与家人离散、身陷囹圄的不幸遭遇,希望魏郎中(不详何人)援手为自己昭雪冤狱。

诗一开始就描绘出了一幅动荡、凄惨的图景:“海水渤潏,人罹鲸鲵。”“人罹鲸鲵”,人们遇上了凶恶强暴的人。“蓊胡沙而四塞”:安史叛军掀起漫天尘沙,遍及各地方。这句形容安禄山叛乱,战争蔓延的范围很广。“始滔天于燕齐”:这场祸乱像洪水一样是从燕齐二地发起的。以上四句是描写安史叛乱的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祸患。“何六龙之浩荡,迁白日于秦西。”六龙驾驶的车子是何等的浩浩荡荡,它载着白日迁移到秦地以西去。这两句是讽刺唐玄宗的逃跑路线。“九土星分,嗷嗷凄凄。”这里指安禄山搞分裂叛乱战争,破坏国家统一。“嗷嗷凄凄”人民处于哀愁困苦之中。“南冠君子,呼天而啼”我这个被投进监狱的囚徒,哭啼着呼唤苍天。“恋高堂而掩泣,泪血地而成泥。”“狱户春而不草,独幽怨而沉迷。”虽然已是春天的季节,但阴暗的监牢门前却连草也不生,我独自一人,深深地陷入哀怨和痛苦中难以排解。“兄九江兮弟三峡,悲羽化之难齐。”意思是一家人骨肉分离。“穆陵关北愁爱子,豫章天南隔老妻。”李白的儿子伯禽这时在山东。李白的妻子这时寄居在豫章。这两句意为:我可爱的孩子远在穆陵关北,使我忧愁、惦念,年老的妻子被隔在南方的豫章郡。“一门骨肉散百草,遇难不复相提携”:一家人骨肉分离,像百草被风吹散一样,遇到危难的时候,再也不能互相照顾了。以上十二句是描写妻离子散的悲惨遭遇和自己无辜入狱的悲愤心情

“树榛拔桂,囚鸾宠鸡。”种植上杂乱的榛树,而拔掉美好的桂树,把高贵的鸾凤囚禁起来,而宠爱无能的鸡。这两句以榛、鸡比喻腐朽无能的权奸,说明朝廷对他们扶植和重用;以桂、鸾比喻有才能的人,说明朝廷对他们的打击和排挤。指责当时的统治者是非颠倒,黑白不分,庸庸碌碌的人都窃据高位,而有才能的人反遭不幸。“舜昔授禹,伯成耕犁。”“德自此衰,吾将安栖?”德政从此衰败,我将到那里去安身?《庄子·天地》载:禹嗣舜位,伯成子高辞诸侯而去耕田,禹问其政,伯成子高说:“昔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畏。今子赏罚而民且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后世之乱,自此始矣!”李白在此引用这个典故,意在说明天下被昏君搞乱,社会黑暗,自己无处安身。“好我者恤我,不好我者何忍临危而相挤?”喜欢我的人可怜我,不喜欢我的人,怎么忍心在我临危的时候还来排挤我?“子胥鸱夷,彭越醢醯。”“自古豪烈,胡为此繄?”从古到今的英雄豪杰,为什么都是这样遭遇呢?以上四句是借古讽今,控诉现实政治的黑暗。自己有理想、有才能,想为平定安史叛乱,恢复国家统一贡献力量,却遭到惨酷迫害。

“苍苍之天,高乎视低。”青天啊你居高临下,看看大地上的一切吧!“如其听卑,脱我牢狴。”如果你能听到地位低下人的呼声,那就把我解脱出这牢狱吧!“倘辨美玉,君收白珪。”倘若你能辨认美好的玉石,那就收下这洁白无瑕的美玉吧!这里是诗人以白珪自比,表示自己纯洁无辜,要求重新为平定安史叛乱贡献力量。

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比喻的手法,揭露并讽刺安史之乱发生后,唐玄宗实行不抵抗的逃跑路线,造成了“九土星分,嗷嗷凄凄”的悲惨情景,国家统一被破坏,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第二部分,描写诗人自己遭受不白之冤,被系于浔阳狱中,从而家庭骨肉离散。第三部分,把讽刺的矛头直接指向最高统治者唐玄宗、唐肃宗,对他们昏庸腐朽的统治,进行了揭露和抨击。诗人借古讽今,用历史传说批判了他们“树榛拔桂”、“囚鸾宠鸡”的行为。表达了诗人遭受迫害的强烈愤慨。最后诗人向苍天呼告,他申述自己是无辜的,要求申雪冤情,为平定安史之乱、统一祖国,发挥自己的才能。

此诗在艺术上除了具有悲愤交集、情感激越,把揭露、批判、讽刺、愤恨、抗议集于一诗之外,在表现方法上的突出特色:首先是它善于运用比喻的手法,揭露、讽刺唐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在大敌当前、安史叛军践踏祖国大好河山之际,统治者们不是愤起反抗,而是匆匆逃往西蜀避难。“何六龙之浩荡,迁白日于秦西”的比喻就是以讽刺的语调,描绘李隆基逃命时的匆忙景象。其次诗歌还借用历史传说中的典故,讽刺唐代统治者的残酷无情。如“子胥鸱夷”,“彭越醢醯”的悲剧,便是对当时黑暗政治的影射。又如“树榛拔桂”、“囚鸾宠鸡”的比喻,都从本质上揭露了是非颠倒、黑白不分的政治现实。这首诗是写于浔阳狱中,全诗交织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关怀,对统治者的愤怒,对自己不幸遭遇的悲痛,对妻子儿女的牵挂。题名《万愤词》,正显示出李白囚系浔阳狱中,万感交集的愤慨心情。它不仅表达出诗人的痛苦和悲愤,同时也是对封建黑暗政治的有力控诉。

《万愤词投魏郎中》作者: 李白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李白即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早年在蜀中就学漫游。青年时期,开始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筠的推荐,应诏赴长安,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礼遇。但因权贵不容,不久即遭谗去职,长期游历。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起,他隐…
1158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