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颂·雝

先秦  ·  佚名

有来雝雝,至止肃肃。相维辟公,天子穆穆。於荐广牡,相予肆祀。假哉皇考!绥予孝子。

宣哲维人,文武维后。燕及皇天,克昌厥后。绥我眉寿,介以繁祉,既右烈考,亦右文母。

《周颂·雝》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周王祭祀先祖的乐歌。刘向认为此诗作于周武王时期。古代祭祀活动完毕,在撤去祭品时(古称“彻”),要演奏一段乐曲。朱熹明确解此诗为周武王祭祀周文王后撤祭时所唱的乐歌。

《周颂·雝》翻译

有来雝雝,至止肃肃。相维辟公,天子穆穆。於荐广牡,相予肆祀。假哉皇考!绥予孝子。
一路行进很从容,到达庙堂肃又恭。助祭都是公和侯,主祭天子诚又敬。进献一头大公牛,助我摆好献神灵。伟大光明的先父,安抚孝子的心灵。
宣哲维人,文武维后。燕及皇天,克昌厥后。绥我眉寿,介以繁祉,既右烈考,亦右文母。
臣子个个明道理,君主文武全能行。上帝安宁又快乐,能让子孙都昌盛。祈求赐予我长寿,保佑多福有吉庆。已劝父王来歆享,再劝母后也来尝。

《周颂·雝》注释

1
有:语助词。
2
来:指前来祭祀的人。
3
雝雝:和谐貌。
4
至止:到达。
5
肃肃:严肃恭敬貌。
6
相:助。这里指助祭的人。
7
维:是。
8
辟公:指诸侯。
9
穆穆:容止端正肃穆貌。
10
於:赞叹声。
11
荐:进献。
12
广:大。
13
牡:指大公牛等雄性牲口。
14
相:助。
15
予:周天子自称。
16
肆祀:陈列祭品而祭祀。肆,陈列。
17
假:大。
18
皇考:对已死去父亲的美称。
19
绥:安,用如使动。
20
予孝子:主祭者自称。
21
宣哲:明达聪智。
22
人:臣也。
23
后:君主。
24
燕:安。指周国治民安,上天无灾异降临。
25
克:能。
26
昌:兴盛。
27
厥后:其后,指后代子孙。
28
绥:安。一说同“赉(lài)”,赐予。
29
眉寿:长寿。
30
介:助,佑。
31
繁祉:多福。
32
右:通“侑”,权酒食之意。一说即“佑”,指受到保佑。
33
烈考:对已故父亲的美称。烈,言其功。一说光明。
34
文母:指有文德的母亲。旧以为指周文王之妃太姒。

《周颂·雝》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祭祖的情景和气氛,叙写了祭祀的过程和祷词,还特意交待了父母合祭这一形式。这首诗共十六句,按其内容可分为四章。

第一章叙参加祭祀的人物和神态。“有来雝雝,至止肃肃”,是总叙参祭者到来时的景象。人们来在路上,都还神色和悦。一到庙堂,全都肃然收容。一下显出了庙堂的庄严肃穆。后两句分写不同的参祭者: 助祭的是诸侯公卿,主祭者就是天子了。诸侯公卿是怎样神情,诗中虽未描摹。但连天子都也“穆穆”,满脸庄重之色,则“辟公”之无不肃静,也都可以相见了。这是一种静态的展示,整个庙堂似乎都沉入了无声的庄重之中。诗中连用三个叠词,描摹人们来到宗庙前后的不同神态,既渲染了庙堂的气氛,又显示了人们来此庄严场所所经历的情感升华,极富表现力。

第二章便由静态、无声的景象再现,转入祭祀中的献祭和祝祷,人称也由第三者变为主祭者(天子)第一人称。“於荐广牡”二句以咏叹的口吻,叙述献牲和陈馔,与上文庄严的气氛紧相呼应,进一步表现出参祭者的虔敬。“假哉皇考”二句,是对“皇考”(先王) 情不自禁的呼唤和祝祷,感情热烈而深长。从中简直可以感受到主祭者语调的延长和颤动。

第三章是对“皇考”功德的庄重颂赞,颂赞他英明睿智,文武双兼,德配皇天,泽被后世,能够使子孙兴旺发达。从咏诵的口气看,人称又变为第三者,似乎是助祭者所唱之词。第四章又是主祭者的祈祷。他祈求“皇考”保佑他长寿,赐给他许多福祚。末二句说明他既敬祀自己的父亲文王,也连带敬祀自己的母亲太妣。古代帝王的先妣不另立庙,往往附于先王庙一起受祭。所以,诗中也表达了对先妣的怀思和祝祷。

这首诗是父母同祭的,因此说“既右烈考,亦右文母”,但“文母”的陪衬地位也很明显,这又是父系社会的必然现象。

《周颂·雝》作者: 佚名

古诗文网收录了先秦到现代的数十万诗词,很多诗词因为作者不明,作者本站统一归为佚名。
1713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