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送王子初之太原

唐代  ·  王恽

将军报书切,高卧起螭蟠。悲欢离合常事,知己古为难。忆昔草庐人去,郁郁风云英气,千载到君还。歌吹展江底,长铗不须弹。

路漫漫,天渺渺,与翩翩。西风鸿鹄,一举横绝碧云端。自笑鹡鸰孤影,落日野烟原上,沙晚不胜寒。后夜一相意,明月满江干。

《水调歌头·送王子初之太原》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送友人王子初之太原上任而作,同时作者另写有《送子初宗兄出镇阏台》之诗。

《水调歌头·送王子初之太原》翻译

将军报书切,高卧起螭蟠。悲欢离合常事,知己古为难。忆昔草庐人去,郁郁风云英气,千载到君还。歌吹展江底,长铗不须弹。
路漫漫,天渺渺,与翩翩。西风鸿鹄,一举横绝碧云端。自笑鹡鸰孤影,落日野烟原上,沙晚不胜寒。后夜一相意,明月满江干。

《水调歌头·送王子初之太原》注释

1
螭蟠:亦作“ 螭盘 ”。 如螭龙盘据。
2
长铗:指长剑。铗,剑柄。
3
鹡鸰:《诗·小雅·常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后以“鶺鴒”比喻兄弟。

《水调歌头·送王子初之太原》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为送友人王子初之太原任上而作。这首词按其意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千载到君还”第二层从“歌吹展江底”到结束异于一般上片下片分说两层意思的常例。词作一开头,作者便开门见山写道:将军报书切高卧起螭蟠"用诸葛亮初出隆中茅庐之典喻子初此行“螭蟠”犹言卧龙。起笔气势不凡。悲欢离合常事知己古为难”,谓悲欢离合自是人间常事,而能像刘备对诸葛亮如此知遇千载能有几人。故管仲有“知我者鲍子”之慨钟子期有终身不复鼓琴之举,刘勰有“知实难逢”之叹。“忆昔草庐人去,郁郁风云英气,千载到君还”这三句是说,自诸葛亮初出茅庐以来,郁郁英气,已历千载,今日君赴太原,不膏于当日诸葛亮报先主知遇之恩。这段作者把王子初赴太原比作诸葛亮出山,其用意是极为明确的:一是说明子初此行在于报知遇之恩,二是说明此行也是为投身报国,作者在此不仅表现了知己难遇的主题,同时把赠别这极一般的题材置于为国建功立业的位置,大大提高词作的思想性和格调与一般为赠别而赠别之作不可同日而语。

从“歌吹展江底”开始至最后为第二段。“歌吹展江底长铗不须弹”,作者用了《战国策》所载冯谖客孟尝君先后弹铗歌“食无鱼”“出无车”“无以为家”之典,在于说明王子初之遇合是多么可贵难得。自古不弹“长归来乎"能有几人?接下去作者勉励友人不辜负这种知遇之恩。“路漫漫,天渺渺”,在这阔海高天,应作翩翩“鸿鹄”"一举横绝碧云端”大展宏图,像诸葛亮那样,定社稷,安黎庶功盖当世、名垂后代。这些都表明作者渴望能像友人那样得到赏识,一展大志津功立业,作者自然想到自身的遭际。自身如一只鹊鸰对此落日圆孤烟直的荒原上的黄昏身单影只,凄清孤寒,有谁能知?作者感到一种无奈一种孤独,一种知已难觅的愁苦。此处“鹊鸰”系暗用《诗经·小雅·常棣》“春令在原兄弟急难”之典,言已之失所而求兄弟之相顾,子初与作者同宗自可视之为兄弟。当前情况如此以后会怎样作者作了一个推测:后夜一相忆明月满江干。”每当夜深人静,想起友人时,只有清冷的月光洒满江岸来伴随这种凄楚的思绪。这几句作者从自身的处境和遭际更强烈地说明知音难得的道理。这一层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友人遇合中的幸运与前途的远大,也写出了自身的遭际堪伤突出地反映了“知己难遇”这一词中反复表现的主题。

综观全词,气势雄浑悲壮慷慨,大处起笔,有高屋建瓴之势,小处作结,读者可从作者自身的遭际作无穷的人生回味。

《水调歌头·送王子初之太原》作者: 王恽

王恽
王恽,字仲谋,号秋涧,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人。元朝著名学者、诗人、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裕宗皇太子真金和成宗皇帝铁木真三代的谏臣。
18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