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山海经(其十)

魏晋  ·  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读山海经》创作背景

关于这组诗的创作背景学界尚有争议。逯钦立认为这组诗大约作于晋安帝义熙三年(407)或四年(408),陶渊明处于归园田居前期,耕种之余便以琴书自娱。这期间他读了《山海经》及另一些神话、历史书如《穆天子传》之类,有感而作这十三首诗。而邓小军认为这组诗当系作于刘裕篡晋之后,孟二冬则说这组诗大约作于宋武帝永初三年(422),陶渊明五十八岁。

《读山海经》翻译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

《读山海经》注释

1
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
2
衔:用嘴含。
3
微木:细木。
4
刑天:神话人物。
5
干戚:盾斧。
6
猛志:刚毅的斗志。
7
固常在:始终常在。
8
同物既无虑:精卫既然淹死而化为鸟,就和其它的相同,即使再死也不过从鸟化为另一种物,所以没有什么忧虑。
9
不复悔:并无悔改。
10
徒:徒然、白白地。
11
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12
良辰:实现壮志的好日子。
13
讵:岂。

《读山海经》赏析

陶渊明一生酷爱自由,反抗精神是陶诗重要的主题。这首诗赞叹神话形象精卫、刑天,即是此精神的体现。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概括了精卫的神话故事,极为简练、传神。精卫,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精卫为复溺死之仇,竟口衔微木,要填平东海。精卫之形,不过为一小鸟,精卫之志则大矣。“精卫衔微木”之“衔”字、“微”字,可以细心体会。诗人之想象,两字皆传神之笔,“微木”又与下句“沧海”对举。精卫口中所衔的细微之木,与那莽苍之东海,形成强烈对照。越突出精卫复仇之艰难、不易,便越突出其决心之大,直盖过沧海。从下字用心之深,足见诗人所受感动之深。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概括了刑天的神话故事,亦极为简练、传神。刑天为复断首之仇,挥舞斧盾,誓与天帝血战到底,尤可贵者,其勇猛凌厉之志,本是始终存在而不可磨灭的。“刑天舞干戚”之“舞”字,“猛志固常在”之“猛”字,皆传神之笔。体会以上四句,“猛志固常在”,实一笔挽合精卫、刑天而言,是对精卫、刑天精神之高度概括。“猛志”一语,渊明颇爱用之,亦最能表现渊明个性之一面。此诗作于晚年,“猛志固常在”,可以说是借托精卫、刑天,自道晚年怀抱。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同物”,言同为有生命之物,指精卫、刑天之原形。“化去”,言物化,指精卫、刑天死而化为异物。“既无虑”实与“不复悔”对举。上句言其生时,下句言其死后,精卫、刑天生前既无所惧,死后亦无所悔也。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叹惋精卫、刑天徒存昔日之猛志,然复仇雪恨之时机,终未能等待得到。诗情之波澜,至此由豪情万丈转为悲慨深沉,引人深长思之。猛志之常在,虽使人感佩;而时机之不遇,亦复使人悲惜。这其实是一种深刻的悲剧精神。

此诗称叹精卫、刑天之事,取其虽死无悔、猛志常在之一段精神,而加以高扬,这并不是无所寄托的。在《山海经》的神话世界里,精卫、刑天复仇的愿望,似亦未能如愿以偿。但是,其中的反抗精神,却并非是无价值的,这种精神,其实是中国先民勇敢坚韧的品格之体现。

《读山海经》作者: 陶渊明

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大诗人。他出身于一个官僚家庭,曾祖陶侃做过大司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外祖孟嘉做过征西大将军。不过到了他的时代,家境已经衰落,所以他一生过着穷困的生活。他处在一个晋、宋易代的时期,政治的黑暗,阶级斗争的尖锐,民族矛盾的激化,都深深地影响着他。他青年时期怀有大志,但是后来和黑暗现实一接触…
107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