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之水歌

南北朝  ·  萧衍

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

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

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

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

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擎履箱。

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嫁与东家王。

《河中之水歌》创作背景

《河中之水歌》中梁武帝萧衍综合了《孔雀东南飞》以及《相逢行》,《长安有狭斜行》等乐府诗极力铺叙豪贵之状的手法,围绕“莫愁”二字,着力渲染了一位“人生富贵何所望”的洛阳佳丽。

《河中之水歌》翻译

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
黄河的水啊向东流,洛阳有个美丽的女孩叫莫愁。
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
当初莫愁十三岁,就能织出精美的丝绸。十四岁不辞劳苦去采桑,提笼攀枝到那田间地头。
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
十五岁的莫愁嫁到了卢家,十六岁就生了儿子叫阿侯。
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
卢家的房屋富丽堂皇,闺房兰馨雅洁桂木为梁,四处散发郁金苏合香的芬芳。
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莫愁头上光彩熠熠,金钗排成十二行。脚下轻踏丝绣鞋,五彩斑斓描出花纹状。
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擎履箱。
珊瑚枝镶嵌的支架上,化妆镜璀璨生光。带着平头巾的奴仆,为她提着履箱往来奔忙。
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嫁与东家王。
人生富贵荣华哪值得留恋?直叫人悔恨没有早嫁给东邻王郎。

《河中之水歌》注释

1
河:指黄河。洛阳距黄河很近,故以此起兴,引出下句。
2
绮:有花纹的丝织品。
3
南陌头:南边小路旁。一作“卢家妇”。
4
字阿侯:原作“似阿侯”,据《玉台新咏》 《艺文类聚》改。
5
兰室:古代女子居室的美称。犹“兰闺”“香闺”。形容居室华贵芳香。桂,桂树,极芳香。梁,屋梁。
6
郁金:名贵香料,出古大秦国(古罗马帝国)。
7
苏合:名贵香料,出古大食国(古波斯帝国)。
8
丝履:绣花丝鞋,是古时富有的标志。
9
五文章:五色花纹。一说,五,古作“夏”,有纵横交互之章。亦通“午”,一纵一横交错。
10
挂镜:古代镜子常挂于壁上,故称“挂镜”。
11
平头奴子:不戴冠巾的奴仆。一作“提”。不详何物,一说为藏履之箱,亦可指鞋子和箱子。
12
望:怨,怨恨。
13
东家王:指东邻姓王的意中人。

《河中之水歌》赏析

此诗歌颂一位名叫莫愁的女子的故事。

诗开头先以黄河之水东流起兴引出这位名叫莫愁的女主人公。据《石城乐》所云,莫愁似乎是石城人,但在梁武帝这首诗中,莫愁是一位洛阳女子。

接下来四句述莫愁经历采用铺叙之法,与汉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叙写刘兰芝“十三能织素”一节颇为相似。从中也可以看出梁武帝的乐府创作有两大渊源:一是南朝乐府,主要是吴声和西曲;一是汉乐府。“十四采桑南陌头”化用了《陌上桑》中的诗句。

“十六生儿字阿侯”非富贵人家,安敢称字阿侯?中间六句继续运用铺叙法,描写莫秋夫家的富贵豪奢。“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与《红楼梦》中贾家的“白玉为堂金作马”相较卢家亦不逊色。“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莫愁的妆饰、穿着也是极华贵的。“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擎履箱”妆镜上装饰的珊瑚熠熠生辉,其至是换鞋的时候,也有奴仆托举着装满丝履鞋的箱子。人生富贵,至此无以复加。“何所望”诗人却笔锋突转,提出设问。

最后一句“恨不早嫁东家王”点明关键悔恨当年没有嫁给东家的王郎。先扬后抑,由前面的欢快明朗顿时变为落寞。莫愁嫁与卢家虽拥有富贵荣华,但是失去了真正的爱情。她是孤独的、忧伤的。

《河中之水歌》作者: 萧衍

萧衍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万绥村)人。南梁政权的建立者,庙号高祖。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丹阳尹知事,母张尚柔。他原来是南齐的官员,南齐中兴二年(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萧衍,南梁建立。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在位颇有政绩,在位晚年爆发“侯景之乱”,都…
7首诗词